中山大学第二届涉外法治论坛召开

2024年06月26日

来源:

分享:

【字体: 中 打印

  2024年6月22日,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经验与前瞻”为主题的中山大学第二届涉外法治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顺利开幕。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张鸣起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于敏副会长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内地、港澳高校的超过8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

  张鸣起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布局的重大战略,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应积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法治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的主题设置正式探讨和回应这些问题,期待有丰硕的成果。

  张鸣起副会长致辞

  于敏在致辞中充分阐述了广东省在推进我国涉外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使命、作用和成果,指出广东省与世界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次论坛的主题和议题涉及我国推进涉外法治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对广东省法学会进一步推进涉外法治工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将起到重要作用。

  于敏副会长致辞

  主题发言环节,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特聘教授黄惠康围绕“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提到“涉外法治”从一个应运而生的崭新概念,到一体推进的宏伟实践,五年时间迈出了五大步。在“两局”交织、激烈碰撞的背景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成为推进高水平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应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法治工作,保障和服务高水平开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定法治自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此外,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曾庆成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黄瑶教授,香港大学法学院赵云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郭天武教授也分别围绕“高质量推进涉外法治人才的海大实践及以能力逻辑为导向的几点思考”“国际法治和涉外法治双视角下南海的重点国际法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善用澳门优势参与国家涉外法治建议刍议”“香港特区国安法例的实施与湾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的发展”做主旨发言。

  下午,与会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与协同机制”与“国际一流湾区建设之法治保障”两个主题下的四个分论坛进行了深入论述与探讨。

  此次会议,与会学者们深入探讨、积极建言,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剖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涉外法治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大会还为中山大学涉外法治论坛征文获奖者颁奖。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3-1号 版权所有 辽宁省法学会
辽ICP备0700404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码21010302000133